查看原文
其他

环境记者杨凯奇:关心的不仅仅是环境丨记者手记

王笑康 深度训练营 2022-04-30


成为一名“专业”记者需要什么?极强的学习能力?能吃苦耐劳的精神?灵活应变的能力?

这次,我们选择从“记者”二字出发,区分领域,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,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,将会遇到哪些人,经历哪些事,又会遇到哪些难题……

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九篇,我们对话环境记者杨凯奇,聆听绿色新闻背后的故事,揭开这一新闻领域的神秘“面纱”。

/ 记者手记 /


作者 | 王笑康

编辑 | 冯平 杜锐峰 胡世鑫



绿色新闻涉及环境、能源、动植物等有关议题,但它的意义不仅限于环境本身,有时也涉及灾害、经济、民生等领域。近十年以来,南方周末、财新、新京报、澎湃新闻等媒体陆续成立绿色新闻团队与栏目。


杨凯奇是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栏目“千篇一绿”的一名记者,曾撰写《洪灾背后,是一直被缺水折磨的时光》《泉港碳九泄漏事件追踪 ——“接触碳九患者症状尚缺特异性指标”》《追查地下水污染元凶:沙地水乡,煤下暗流》等多篇深度报道。


几年里,杨凯奇目睹过许多“怪状”:水灾后的旱田龟裂斑驳,外地的大米在运到黑龙江五常市倒一手就成了“五常大米”,电解后的井水飘着厚厚的绿色物质,一只狗孤零零地站在被化学品腐蚀后的渔排木板上。在他看来,绿色新闻关心的问题太多,不仅仅是环境。


“做到一个题,才会去研究这个题所涉及的领域”



Q:您能大概讲一下环境记者的工作特点吗?


A: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太规律。可能写稿的时候,工作时间会比较长。比如周三交稿,那我可能周二晚上会比较拼,可能会赶稿到很晚。写稿之前,每天大概花上2-4个小时去采访。每篇稿子完成的周期大概是一两周。当然在做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环节比较耗时,比如采访对象迟迟无法突破或者写出来的稿子编辑不满意,那就需要重新梳理逻辑。一般情况下,我每个月会出差一到两次,但是每次去可能就是一到两周。


Q:成为一名环境记者对所学专业有要求吗?


A:对所学专业的要求不大,我身边的同事大多数都是新闻学毕业的,只有一个编辑是学环境工程的。


其实对基础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大,毕竟在实践中,记者可能会遇到的领域太多了,基本上是做到一个题,才会去研究这个题所涉及的领域。而且我们遇到的选题可能会有周期性,例如当某个化工厂发生泄露事故,我们会对口地去查一些这方面的资料,然后过上几个月可能又会有类似的事情出现。


不过,我还是建议多读一些书,拓宽一下知识面。


Q:在绿色新闻领域,短篇报道和长篇报道有哪些区别呢?


A:短新闻更多是在让大家关注到这个事,长篇报道就是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,或者探究宏观视角下我们看不到的问题,这些能够吸引一些对这件事真正有兴趣的人。


我个人更喜欢做深度的长稿,感觉它更有意义,做的时候也会更有热情。但总不能只做大稿子,还是要写点小稿子维持生计和对相应领域的关注的。


“看到一个现象,首先要想它可能有哪些原因”



Q:选题的来源是怎样的呢?


A:选题既有自己报上去的,也有直接派下来的。起初小壕兔乡地下水污染这个事情是行为艺术家“坚果兄弟”发现的,他们把一万瓶重金属超标的小壕兔乡的地下水运到北京798艺术区展览,后来展览被叫停,他们就联系了包括我们在内的各大媒体报道这件事情。


也有一些选题是现成的热点,比如之前很火的极限挑战节目提及了野生梭砂贝母遭到破坏,很多媒体都跟进报道了这个事情。


当然了也不能每天跟着热点跑,否则不可能干得过自媒体,你必须要有议程设置的能力。即使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,也可以把它再向公众去解构一遍。比如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”很多人都知道,知名度比较高,那我们在设计这个专题的时候就会找一些其他角度,例如打假:黑龙江五常大米全国闻名,有人就把五常大米跟外地大米掺混在一起,打着五常大米的招牌高价卖出;或是有人把螃蟹运到阳澄湖,在阳澄湖里一涮,第二天就当成阳澄湖大闸蟹去卖。对记者来说,做这方面的选题也有利于跟知识产权局、农业系统打通一些关系。


五常大市场销售的“三无”大米(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/图)


还有一些选题是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,我们会去关注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。有一次是政府要建一个水坝,很多环保人士都考虑到了鱼类洄游的问题。有的鱼类,它可能生活在下游,但产卵时需要回到上游,如果建设水坝,就可能导致这类鱼的灭绝。


又比如说,国家宣布拆除地方小水电站几万座,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国家生态政策转型的一个表现。但它毕竟只是个文件,我们需要找到被拆除的小水电,发现一些具体的矛盾。比如一些水电站业主,他们其实一直在合法经营,却突然被拆;或是拆除现场甚至需要派特警保护,以防止水电业主去抗议。这些事情都是只有到达现场才能发现的。


Q:操作选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

A:首先是找角度,在类似环境问题报道中,大的框架主要有事件原因、化工厂的特征、地理布局、受灾情况等等,但是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深入现场去探寻的。


在做选题时,我们有时也会承担一部分“研究”的工作,例如分析小壕兔地下水污染的原因,因为一开始只知道地下水污染了,原因有很多种猜测。


当时村民带我们去天然气井周围看,知道打天然气井要先释放一种叫压裂液的化学液体去破坏地下结构,然后才能把地底下的气给泵出来。按理说,负责人应该把这些有毒的压裂液回收的,但可能当地有违规操作,直接把压裂液洒在周围的地上,然后用沙子草草盖住。当时我看到地上黑一块白一块,跟旁边的沙地是格格不入的。虽然我们并非专业检测机构,无法证明压裂液和地下水污染有直接的关系,但还是可以把这个事写进去。写完后我们又重点采访了煤矿方面,他们承认有一些违规的操作,比如说把矿井水外排。这两条路我都写了之后,就会去想想科学上还有没有哪些可能,比如喀斯特地貌对污染也可能有潜在的影响,这个点就是在网上查出来的了。


所以当你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,首先要想它可能有哪些原因,每个原因都是一个渠道,都要去判断去验证。


在具体采访方面,我感觉受害者是记者的天然盟友,他们很多时候是希望记者给他们出气的。在地下水污染的村民家里,他现场给我们做了实验:一瓶纯净水和一瓶抽上来的井水同时电解,一边很清澈,一边则漂着浓厚的黑色物质,当时印象很深。


岔河则乡河口村井水电解检测,左为瓶装矿泉水,右为当地井水(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/图)


采访企业那边就没那么容易了,比较看技巧和对面心情吧。我自己的方法是:先把容易采的受害者采完,由此了解一定的信息。然后再给煤矿打电话,把你知道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告诉他,然后说,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这些信息了,如果您不接受采访,我们可能就直接捅出去。我们也不太想听一面之词,所以来听听您的看法。我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,也有的记者比较“野“,威胁性会比较强,各有不同的风格吧。


有时候我会恭维或者赞扬一下他的工作,然后冷不丁地加一句说,诶!这件事好像我听到另外一种说法……这是怎么回事呀?当然这都是全程录音的。


Q: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查找资料呢?


A:最主要的检索渠道是知网等学术网址。例如小壕兔地下水污染那篇文里提到的一项研究,就是我的同事在知网上检索了关键词“小壕兔”后找到的,找到这篇研究论文后,我们联系到了作者所在的院校,然后采访到作者本人。此外,我们经过多年的采访积累,也有一个比较大的采访库,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那篇稿子里我采访的一个专业人士,就是之前同事采访过,然后推给我的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百家号这类自媒体文章肯定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。如果是找新闻报道的话,可能会发现它经过了多次转载,这时就需要一层层回溯,按照姓名找到原稿件的作者来自哪个媒体,然后引用;知乎上的一般不会直接引用,除非遇到看起来比较专业的答案,可以通过私信联系答主引用或采访。


Q:如何把报道中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通俗地呈现给读者呢?


A:其实我在做一个选题之前,对那些专业知识也是一无所知的,随着查资料、采访等工作的进行,才会慢慢理解。所以一般来说,我自己是怎么懂的,最后在稿子里就会怎么呈现出来。但是如果连你都搞不懂的话,写出来就更难懂了你自己懂了,就很容易通俗地讲出来。


把一个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话讲出来,确实是很多记者一生都在追求的能力。


“它仍然有很多点可以去挖掘”



Q:可以分享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报道场景吗?


A:印象比较深的是2018年寿光的水灾。远远望去,整片农田都被淹没了。当时我们坐着一个农民的三轮车,那车的车轱辘差点陷进他自己的农田里。你要知道,那不是水稻,而是种小麦的旱地。这场水灾的背景是台风肆虐,当地水库集中泄洪,媒体都在追问有没有“人祸”的问题。


还有一次是泉港碳九泄漏事件。碳九是一种有腐蚀性的化学元素,泄露的地方在福建当地一个养鱼业很兴盛的地方。那里有很多渔排,渔排就是在一个塑料泡沫上放一些木板,塑料泡沫下面的网箱是拿来养鱼的。很多渔民的家就在这些塑料泡沫上,他们在海上生活。碳九泄露把这些塑料泡沫都给腐蚀掉了,他们的家,甚至他们家的狗都跟着这些破碎的塑料泡沫到处漂浮。


我记得我当时拍了一张照片,一只狗孤零零地站在木板上,那个场景真的是挺震撼的。


被放弃的鱼排上,孤零零的狗(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/摄)


Q:人们对绿色新闻的关注度并不如社会新闻高,您是如何看待的呢?


A:读者肯定会去关注和自己有关或者自己更了解的事情。


比方说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变好,所以大家对空气污染这个议题的感知就在减弱。晒好天气的朋友圈多了,吐槽的自然就少了。当然我们做的一些公共性较强的报道,比如水灾,还是会有很多人看的,这些选题会影响到公众。


有的时候我也觉得,想要影响到谁这件事本身也是个问题,影响公众?还是影响圈内人?比方说我们“千篇一绿“的新闻,它的阅读量可能并不是特别高,但是我们还是有核心读者群的,他们主要是环保圈内的。


Q:未来有想尝试的报道方向或者报道形式吗?


A:我现在还是比较喜欢环保这方面的,它仍然有很多点可以去挖掘。当然我以后也希望做更多能源方面的稿子。


我曾经做过“邢钢搬迁”,它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,其实背后会涉及到邢台、衡水两市的经济、政治等各方面问题,比如空气质量指标考核、河北的产业结构、地理位置等等。这种选题就是有纵深的,而且能源这方面我目前涉及比较少,以后想多做这方面的题。




杨凯奇

《南方周末》环境记者


如果你还想听到哪些类型的记者的故事,

欢迎在推送下方留言,与我们分享!




-END-


“记者手记”系列


统筹组:张馨尹、冯平、祁雯欣、

唐卓雅、杜锐峰、邓雨洁


统筹总监 | 胡世鑫

值班编辑 | 丁雅洁


推荐阅读


成为一名专业记者 | 记者手记

阿富汗战地记者余勇:做时代的记录者 | 记者手记
医疗记者:在专业理性与生命感性之间 | 记者手记
教育记者:走在一线,架起桥梁 | 记者手记
战地记者陈聪:把战争最真实的一面剥开给人看丨记者手记
财经记者: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,但并非不可跨越 | 记者手记

体育记者张朝阳:镜头之下,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

社会新闻记者彭冲:没有理想的人“不伤心” | 记者手记

《财经》执行主编马克:“二十五年,整个世界天翻地覆”丨记者手记


听说,有趣的人都关注了我们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